前几天托尼在办公室和同事们聊天,谈到了如今手机的发展。
然后就发现了一个问题,目前国产手机的旗舰机型,基本都习惯宣称他们是2K屏幕 ( 3216x1440 ) 。
像realme GT2 Pro、小米12 Pro、一加10 Pro 还有 OPPO Find X5 Pro 等等都这样。。 。
我顺手看了眼苹果,如果按照这些国内厂商们的说法,iPhone 13 Pro Max 的屏幕分辨率也不过2778x1284,还没达到他们眼中2K 的范畴 。
怎么说?友商们卷到飞起,你连 “ 2K ” 屏都没有也配叫高端 ?
只是用户们这些年看上去越来越挑剔,但也没太多人诟病 iPhone 的屏幕配置 ,所以 iPhone 这些年 ,是真的开始慢慢摆烂了吗?
在托尼看来,苹果压根没想和安卓厂商们一起玩概念。。 。
其中主要有三个原因,咱们先说第一个 。
首先在屏幕参数标准上,两大阵营看重的方向本来就不一样 。
我之前说过,屏幕够不够细腻根本不是分辨率这一项因素就能决定的 。就同样的分辨率下 ,不同的尺寸和像素密度最终呈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。
或许有些差友注意过,部分手机的屏幕参数表中会写着 “ xxx PPI ” ,一般和分辨率一起出现。
「 PPI 」这东西就是像素密度 ,代表屏幕的每英寸中有多少像素数量。数值越高,画面越细腻 。
大致有个简单计算公式,举个例子:
一块6.67英寸的1920x1080屏幕 ,它的 PPI 大约是330;如果换成同尺寸国产厂商们的2K 级屏幕( 3216x1440 ),那么 PPI 就应该是528左右 。
这也是常规认知中,分辨率越高画质越好的原因之一。
但 iPhone 不一样,他们习惯了用像素密度做标准制定屏幕,而不是和分辨率相关的整体像素数量。
当年乔布斯发布 iPhone 4的时候 ,提出了一个概念 :
他们把960x640的像素放在了一块3.5英寸的屏幕内 ,使得这块屏幕的像素密度达到了330 PPI 。 。。
然后说对于手机而言,在正常的观看距离内 ,屏幕像素密度能达到300 PPI 以上 ,人的视网膜就无法分辨出像素点了 。
这种超过人眼识别极限的高分辨率屏幕,就是大家俗称的 “ 视网膜屏幕 ” 的开端。
自此之后,苹果的历代产品屏幕都保持在326 PPI 以上 ,并形成了一项自家的产品标准。
这就苦了当时的安卓阵营,只能硬着头皮将不符合视网膜屏幕标准的产品迭代到1080P ,才稳住了局势。
后来手机屏幕从 LCD 发展到 OLED ,苹果又设定了符合 OLED 屏幕的像素密度标准 ( 458 PPI ) ,并且一直坚持至今。
LCD像素排列
和OLED像素排列 ▼
可问题来了,众所周知同级别安卓手机的尺寸大多时候都比苹果宽大。所以在分辨率相同的情况下 ,安卓的像素密度必然不如小尺寸的 iPhone 。
$$这种情况下 ,安卓想让 PPI 这部分参数不比苹果差 ,尺寸又不能缩小,就只能提高分辨率了。
加,都可以加。。 。
厂商们大手一挥 ,安卓旗舰手机的2K 之路就开始了。 。 。甚至早几年间 ,连有些主打性价比卖不到2000块的手机品牌都想着凑个热闹 。
只是要托尼说啊,这波差不多属于自讨苦吃 。其实安卓大可以自己玩自己的 ,偏偏赶着去上乔布斯的 “ 贼船 ” 。
非要和苹果比较的话 ,你们不上2K 屏那是因为真不够用。
不过随后几年里 ,安卓阵营的手机们昂首向前,形势悄然间已经逆转。从像素密度这部分看,绝大多数厂商已经追上甚至超过了苹果。比如小米12 Pro( 522 PPI );一加10 Pro( 525PPI )等等 。。。
可 iPhone 13 Pro Max 还坚持着458 PPI 的标准 ,甚至还不如自家的小弟 。
明明苹果先提出了像素密度的标准概念,为什么这些年不求上进,反而被安卓反超了?
这就是托尼想说的第二个原因 :这东西它没那么必要 。
因为 PPI 和显示效果之间并不完全成直线性的正比关系。比如从200 PPI 提升到326 PPI,这个反映到视觉体验上的变化非常明显。
就像720P 视频突然换到1080P 都像打开了新世界一样 。
但这项参数越往上走 ,直接带来的感知体验变化幅度就会逐步下降。
像 OPPO Find X5 Pro 和 iPhone 13 Pro Max 两款机型,前者525PPI 比后者458PPI 要高出不少,但我们用眼睛在正常的距离看,并不能感受到非常明显的提升 。
虽然我知道论画面的精细程度 ,OPPO 可能效果更好。但对于托尼来说,只要没有明显的颗粒感,日常使用也不觉得有多大影响。
除非你把屏幕怼到眼前,一点点细细观察 ,或者把屏幕放大十几倍自然也能看出区别。 。。但凡是个正常人 ,没人会这么用手机 。
而且无谓增加屏幕像素点数量 ,也会增加手机的功耗 。苹果手机的续航本来也不属于优势科目,干嘛还上赶着找不自在 。
另外,第三个托尼觉得很关键的原因是 :苹果过于独树一帜了。
就现在的高端旗舰手机阵营 ,iPhone 仍然是独一档的地位 。性能上又打不过,其他厂商们想叫板 iPhone 只能走其它路子 。
什么拍照、快充、绝地求生黑号制作教程租号绝地求生被steam封禁黑号trong>trong>绝地吃鸡黑号网电池容量、屏幕素质都成了 “ 弯道超车 ” 的赛道
。
。 。所以这些年还没来得及把苹果拉下马,自己已经被卷的精疲力尽。
安卓:友商们都有的配置,我也不能不做,否则卖不出货就是死路一条。
苹果就没有这方面的负担。
对于苹果而言 ,他们根本不愿意为了一个 “ 还够用 、不影响销量 ” 的东西付出更多成本 。
这个抠抠索索的劲儿我甚至感觉很可能就是消费者惯出来的 。。。哪怕除了芯片之外有些配置如今稍显不足,但仍然有人愿意买账 。
在安卓都换 OLED 屏幕的时候 ,iPhone 还在坚持 LCD 屏幕 。定制屏幕不要钱吗 ?重新做系统适配不要钱吗 ?
人家连充电器的成本都能省出来 ,何况还是手机屏幕这种大头支出?
可安卓不一样 ,他们已经习惯了变着法子提升竞争力 。
当然了,和大家聊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在讨论 。托尼想说有没有一种可能,这个所谓的2K 手机屏幕概念 ,根本就是安卓厂商们设计出的阳谋?
比如说:“ 到底什么是2K?” 。
如果按照电影电视的行业标准 ,2048x1080在全画幅下就属于2K 。
从这个标准看 ,苹果手机早就用上了2K 屏幕才对。
甚至我们只需要把华为的1920x1080屏幕再拉长一点,他们也是完完全全的2K 屏幕。。。
但这好像真的不符合人们的常规认知 ?问题就在于,连厂商们自己对分辨率标准都没有形成统一。
举个例子吧,索尼 Xperia 1 III 的分辨率( 3840x1644 ),他们认为是4K ,可不管是水平像素还是垂直像素,都没有达到4000像素的标准。
咱们不妨再简单粗暴一点 ,大家常规认知中1440P ( 2560x1440 )属于2K 。
粗略计算一下 ,它的像素数量是3686400,iPhone 13 Pro Max 的像素数量是3566952。
动辄几百上千万的数字里,区区10万+ 的变化 ,托尼很难相信有多么巨大的影响 ,也很难硬着头皮说它达不到2K 水准。。。
这么看来 ,国产厂商们反复宣传的2K、2.5K 屏幕,更像是偏向打造出的有利于自身的营销概念。
托尼觉得,相较分辨率这种标准复杂 ,还涉及到不同屏幕比例、像素排列方式等因素的定义,选择用 PPI 作为自家产品屏幕的标准 ,反而成了一个最保险也最不容易有争议的做法。
毕竟尺寸相同的时候 ,PPI 数字本身就是越大越好 。玩概念 ?其实苹果才是真的行家。
(责任编辑:CFX辅助)